目前几乎所有平台,一般不会是因为是 AI 写的所以不给流量,通过 AI 写出来的东西,做到 10w+ 的比比皆是,可以微信搜一下任意关键词,看一下众多 10w+ 读起来 AI 味儿重不重?很多其实都有 AI 的身影。
很多人感到奇怪的是,为什么自己写出来的东西,总是不给推荐流量呢?
我们要了解 AI 的工作机制,平台不给推荐流量,跟是不是 AI 关系不大,人工一个字一个字的码出来的纯原创,不给推荐流量的也比比皆是,别管是 AI 写出来的,还是自己码出来的,基本上都是因为内容质量不够好导致。
针对于 AI 创作场景,直白来说,基本上全是由于 Prompt(提示词)太宽泛 导致AI 输出内容质量一般,平台不喜欢乏味的内容。
用 AI 批量生成低价值内容(如重复的热点洗稿)、乏味的观点陈列,易被平台判定为 “垃圾信息”;
还有,完全依赖 AI 去创作,生成之后直接发布而不人工过审,可能出现事实错误(如数据过时、观点偏激),也导致内容信誉下降。
提升AI内容质量的操作建议
那么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?下面是我们的操作建议大家可以参考:
1. 强烈建议在创作时给 AI 足够的提示,提示文案要尽可能的详细,而非简单一句话就期望得到高质量的内容,通常简单的一句话提示,最终得到的内容质量堪忧;
2. 务必多了解一下您所在创作方向的提示(Prompt)技巧,网上搜索一下一大堆,有很多可以拿一些来试试,有一云AI 会有内置部分核心提示词,但这不是专门针对某一行业,内置的提示词通常是通用的,虽然能用,但不可能适用于所有行业,所以还需要你在提示词上面摸索一套符合自己创作方向的 Prompt,经过慢慢优化反复尝试,通常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游刃有余了;
3. 永远记得,在对话之前,先把大模型当成一个人来对待,而非一个无所不能的造物主,就是你得会描述你想要什么,要跟它讲清楚,它才能写好你想要的;
4. AI 创作后,至少进行 “三审”—— 审事实准确性、审逻辑流畅度、审情感共鸣点,确保内容符合平台价值观;
5. 标题非常重要,在发布之前务必思考,标题是否够拉风?是否需要修改微调;
另外,有的平台比如头条号、百家号,在发布时会有 “是否AI创作” 的选项,如果是 AI 写出来的东西,建议诚实勾选 AI创作 即可,这个通常不影响流量推荐,反而不诚实的逃避平台规则,被强制打标,会适得其反。
新媒体行业通过 AI 来完成辅助创作已经是当前时代不可或缺的技能,我们必然需要用人工智能来帮我们提升创作效率,这一点是绝对不可逆的。
我们真心地希望每一位新媒体从业者,都能从持续的工作尝试中,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一套创作技巧,通过不断的积累反复验证,相信 有一云AI 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大的惊喜。
如果你对 有一云 还不了解,欢迎花上 10 秒钟时间,体验一下 有一云AI 的创作能力,你绝对会爱上她。